傅廷栋,(1938年—)男,广东郁南人,1965于华中农学院研究生毕业。曾任国际油菜理事会(GCIRC,巴黎)主席(2005-2009)、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林学部主任、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.现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/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、湖北省油菜产业协会会长。长期从事油菜研究。在国内首次育成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及其杂种,育成我国第一个抗根肿病(4号小种)的油菜杂交种华油杂62R。编著《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应用》等专著,发表论文100多篇,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、二等奖。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2004年当选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(TWAS)院士。
盖钧镒,(1936年—),男,江苏无锡人,1957年于南京农学院研究生毕业。任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、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。兼任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大豆研究会副理事长。曾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、八届全国人大代表、世界大豆研究会第五届常务委员。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数量遗传研究。研究以中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为主的资源1.2万份,合作构建大豆遗传图谱并标记定位6个连锁的抗SMV基因和农艺品质性状的QTL,建立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系谱图及遗传基础分析,提出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方法和品种生态区划。发表论著430余篇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官春云,(1938年—),男,湖北荆州人,1959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。现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、博导,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主任,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,兼任国际油菜咨询委员会委员,第十二届国际油菜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,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,湖南省科协副主席等职。长期从事油菜遗传育种和栽培的科研工作。提出油菜器官分化和产量形成基本规律,提出油菜冬发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,提出油菜优质高产育种的新方法,主持育成品种15个,主持发表了国内第一张油菜分子标记遗传图谱,主持国家科研项目10多项。编著出版专著8本,发表论文130余篇。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三等奖2项,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庞国芳,(1943年—),男,河北滦南人,196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。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,国际AOAC Fellow,国际AOAC 2014年度哈维·威利奖(Harvey W. Wiley Award)获得者。长期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。研究制定了141项国际、国家检测技术标准,培养出了一支包括2名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专家,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高水平科研团队。在国内、国际出版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论著10部,发表论文100余篇。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次。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孙宝国,(1961年—),男,山东招远人,1984年于北京轻工业学院本科毕业,2003年获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。现任北京工商大学校长,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化工学会理事、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副理事长、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,是香料和食品添加剂专家。研究成功了一系列重要肉香味食品香料制造技术,研究成功了以畜禽肉、骨为主要原料的天然级肉味食品香精制造技术,构建了肉香味含硫化合物分子特征结构单元模型。编著出版学术著作9部,发表论文200余篇,获发明专利15项。荣获1999年和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、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。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朱蓓薇,(1957年—),女,陕西咸阳人,1982年毕业于大连工业大学,2004年获日本冈山大学博士学位。现任大连工业大学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,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,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,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等。长期致力于水产品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研究。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、“十一五”、“十二五” “十三五”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等项目30余项。编著出版《海珍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研究》等著作10部,发表论文200余篇,获发明专利70余件。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、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、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。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